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专业发展规划 >> 正文
物流工程“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 (2021-2025)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5日


“十三五”时期基本概况

(一)专业基本概况

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于2019年开始招生,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办学十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交叉,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技能竞赛、企业实习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解决物流领域相关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决策思维,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高素质人才。本专业采取3.25+0.75的培养模式,即3.25年校内培养+0.75年的校内外实习实训相结合,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校级优秀学术技术骨干2人。近年来,教师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教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皖北地区物流等,以应用研究为主,区域特色明显。

(二)省内专业对比分析

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短,但物流管理专科办学自2007年已经开始,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省内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基本上是结合各自的区位特点展开的相关研究,研究的一些关键词如皖南、长三角、合芜蚌等,其研究的区域范围更广,理论研究也更多。师资上,物流工程专业从博士学位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和数量上,与省内专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教学上,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承担课程门数较多,科研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教师科研成果相对偏少。

(三)“十三五”时期的不足

目前,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第一,学科专业起步较晚,专业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因其学科特殊性,省内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学科总体实力较弱,教师服务地方物流行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师资力量提升空间较大。因物流工程专业的就业紧俏性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难度,导致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高层次和高职称的师资力量较为缺乏;第三,专业建设的教学条件保障条件需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因其学科特殊性,实践教学占比较高,虽然当前实践条件已有很大提高,但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亟需与行业发展匹配的实践条件的提升;第四,专业科研团队的打造与优化需进一步增强。当前科研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仍不足,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能力需要继续整合和提升。

二、“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十四五”期间,物流工程专业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办学目标,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入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十四五”专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机遇

首先,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深入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保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推出指导发展的意见措施,伴随着未来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将带动行业朝向智慧化、平台化、差异化和供应链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为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行业需求;其次,国家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先后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均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发展方向;最后,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为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总体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为目标,围绕“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这条主线,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稳定专业规模,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师资队伍优良、教学管理规范、校企合作深化、教学质量明显较高,能密切服务地方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三)专项建设规划

1.学科专业

五年内,物流工程专业通过跨学科联合、优势与特色相支撑,形成自己的品牌,最终实现专业的质量—规模—内涵—品牌的发展之路,准备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评估,争取达到B+等次,争取建设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并冲击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2.师资队伍

五年内,采用常规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吸引外部人才的加入,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新进专任教师不少于2名,对专业现有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学历水平提升,不少于2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80%以上教师具备双能素质资格。

3.科学研究

五年内,加强专业的科研团队建设,发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去,同时引进高水平专家学者进行科研指导,内外结合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争取获批省级科研立项不少于2项,校级科研课题不少于3项。发表三类以上论文不少于40篇,其中二类论文不少于2篇。组建研究方向明确、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团队1支。

4.实习实训

五年内,更新建设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实训室,争取新建一个科研型实验室。新建不少于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实现专业毕业生100%进入企业进行集中毕业实习。


宿州学院 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49号(西区) 安徽省宿州市教育园区(东区)

邮编:234000

技术支持:慧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