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考查特色是什么?
(1)标准全覆盖。业认证考查范围涵盖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还特别关注前期调研与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
(2)考察“说-做-证”(说得清、做得实、证得明),既重实质,又重过程,要求实质合理、过程留痕、结果有效。
(3)效果导向,重点考察“五个度”。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6.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一是质量保障,保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
二是持续改进,引导专业依据质量标准达成评价情况,不断优化、改进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7.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23版包括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
培养目标(2个二级指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
毕业要求(9个二级指标):品德要求;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国际合作;持续发展。
课程体系(5个二级指标):课程设置;融合创新;课程实施;实践教学;定期评价。
师资队伍(5个二级指标):师德师风;数量结构;教学投入;教师发展;评价机制。
支持条件(4个二级指标):教学经费;教学设施;数字资源;实践资源。
质量保障(3个二级指标):质量体系;监控评估;持续改进。
学生发展(3个二级指标):学生来源;指导服务;发展成效。
8.如何理解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逻辑结构?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体系教学的实现,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持续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
9.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否会影响专业特色?
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规定了毕业生在进入职业时应该具有的最基本能力要求,学校可以制定专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管理人才。认证标准的内容以定性为主,同时兼顾定量。认证标准设计为通用标准,鼓励专业特色和个性化发展。
10.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长三角新文科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这一个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六个指标项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培养目标应该围绕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设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配备要以有利于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从事相应职业的要求。
撰稿:王红艳 二审:宁青青 三审:刘红军